一開始先透過【跨越式成長】書中的三個激勵人心的故事,分享原來學渣也可以成為築夢者。文章最後可以透過影片線上觀看。

故事一:從學渣到新加坡著名企業家

第一個故事是新加坡的著名企業家,邱緣安,他是新加坡著名企業家、暢銷書作家、亞洲最具影響力的演說家。不過在邱緣安九歲時因為打架被小學退學,國中階段的成績幾乎都是墊底的。直到13歲時有一次在跟老師聊天時,老師問他:「你以後是想庸庸碌碌的過一生,還是想做出一番大事業。」

邱緣安回答:「我想做一番大事業。」老師接著告訴他:「如果你想做一番大事業,就一定要制定一些,你現在能力水準,無法達到的目標。你需要設定能促使你努力成長的目標。」這番話給了邱緣安很大的啟發,於是他努力思考制定目標。

他的第一個目標是考上新加坡最頂級的高中,維多利亞初級學院。不過他的成績實在太差了,國中數學老師,還特地打電話給媽媽說:「你兒子的數學程度連小學都畢不了業。」

同時在他開始認真上課後,才發現自己的理解能力很差。於是他將國小數學從頭開始學習,掌握每個數學的知識點。關於學習的方法,就是必須理解每個知識點,請看『怎麼運用翻轉教育,提升孩子自主學習動力?』這部影片。

自主學習

另外為了能夠趕上,課堂的教學進度,他除了複習課業,每堂課他都會先預習。之後成績漸漸出現起色,而後大幅躍進,老師們看在眼裡,所以常常安排邱緣安,擔任小老師或助教的角色,這給了他更大的信心。

後來邱緣安高中如願考上,維多利亞初級學院,大學進入新加坡國立大學。剛進入大學,邱緣安就為自己過往的學習經驗,寫成四百多頁的分享心得,並且主動聯繫十幾家出版商,最後終於說動一家出版商為他出書,但出版商要求他將頁數縮減為兩百頁,並且修正用詞方式。

在邱緣安升上大二的時候【我是學習天才,你也是!】終於正式出版,不過因為他沒有任何名氣,所以出版社沒辦法提供任何營銷支持。

於是他自己聯絡各個學校和書局進行免費演講,這種演講形式,迫使他學習如何公開發表演說,並且持續了六個月。最後這本書成了暢銷書並且持續了幾年。

刻意練習

邱緣安目前四十多歲,不僅是暢銷書作家,也是著名的培訓機構企業家,以及最具影響力的演說家。

邱緣安引用羅馬哲學家,薩涅卡的話:『幸運就是當機會遇到有準備的人』他同時解釋,如果你想要擁有好運氣必須具備三樣東西:

  • 首先你必需擁有機會,但是機會總是偽裝成問題,只有”幸運”的人才能看出它是機會,其它人只看到問題。所以當你遇到問題要把它想成是機會
  • 其次是準備,如果沒有準備好適當的技能跟知識,即使機會來了,也沒辦法好好利用它。因此,必須始終確保自己,不斷學習和提升技能,當機會來臨時,才能好好抓住它。
  • 最後是行動,如果只是思考不行動,就會陷入分析癱瘓中,如果不付諸行動,永遠不會走運。

在三個好運成分當中的第二項,準備,他特別強調刻意練習的重要。如果你聽過一萬小時成就專家的理論,文章的下半段會探討,一萬小時理論的出處,安德斯˙艾利克森博士的研究,透過刻意練習,有時只需要幾百個小時,就有機會成為一個天才的方法。

故事二:從音樂系的明日之星改行從頭學習成為醫生

那第二個故事,是一個音樂家改行做醫生的故事。格雷厄姆基爾(Graham Keir),四歲開始學小提琴,後來進入伊士曼音樂學院(Eastman School of Music)和茱莉亞學院(The Juilliard School),並且被爵士樂雜誌評選為『最佳獨奏者』。

後來戲劇性的轉變發生在,他被邀請去當地一家兒科癌症中心演奏,他希望自己的音樂能提振孩子們的精神。但在為癌症兒童進行一系列表演後,他感受到如果要能真正幫助這些孩子,他必須成為一名醫生。

刻意練習

於是在下定決心後,他用了一年三個月的時間,學習醫學院入學考試的科目,其中數學和化學從以前就是他的弱項,但當初這不影響他的音樂學習,但如果要進入醫學院他必須攻克這些科目,所以他從頭學習並且刻意加強這兩項科目,最後通過考試。

故事三:九年級輟學二十五歲成為學院院長

第三個故事,是一個叫扎克的男孩卡塞雷斯(Zach Caceres)因為長期受到校園霸凌的狀況,九年級的時候跟父母強烈爭取後選擇從學校輟學,他離開學校的時候輔導老師告訴他:『從此以後,你必須放棄美好未來的任何希望。』

刻意練習

爸爸媽媽因為工作時間很長,所以沒有人可以帶領扎克,他必須自己安排生活,14歲時他的第一份工作是掃廁所,而他用自己賺取的收入,從網路上購買線上課程學習。16歲時他回到高中就讀,隔一年錄取NYU紐約大學,並以優異的成績獲得政治、哲學和經濟學綜合學位,之後成為紐約大學歷史學家的研究助理,並獲得補助金。

25歲收到危地馬拉市一所大學的邀請(弗朗西斯科馬羅昆),成為該學院的院長(邁克爾波蘭尼)。

這三個故事的主角勇於為自己的未來做出選擇與承擔責任,並且獲得滿意的生活,所以特別令人感到振奮和羨慕。他們的成功模式是什麼?

發掘天賦還是培養天賦

首先我們先來討論什麼是天賦?在『刻意練習』這本書中,認為沒有真正的天才,天才所呈現出來的專業表現,都是經由全身心投入後展現的結果

像小提琴天才帕格尼尼,用一根弦就能完成完美演奏,但事實上最早是因為他在追求一位女士,刻意使用兩根弦,分別代表男女情愫甜蜜對話,進而產生用一根弦彈奏的靈感。

著名的音樂天才莫札特,他的父親是一名音樂作曲家,家中孩子從小就受到音樂薰陶,並且經過父親刻意培訓,所以包含莫札特姐姐,從兒童時期也被稱為天才音樂家,不過因為成年女性不適合拋頭露臉,所以姊姊後來就消失在表演舞台。

全能天才達芬奇,因為私生子的身分,讓他從小可以不受當時禮教束縛,盡情朝喜歡的藝術與創造類發展,充分發揮他的好奇心,直到臨終前他在日記上寫的是:明天一定要搞清楚啄木鳥的舌頭究竟是什麼形狀。

就像愛因斯坦說的:『不是因為我有多聰明,而是我和問題相處比較久』仔細想想,這些天才們都有一個共同特性,就是同時具備豐沛的好奇心與深根究柢的探究精神。

有的人或許會說很多自閉症患者都有不可思議的天分,安德斯˙艾利克森博士解釋道:那是因為自閉症患者不會受到外部影響,能夠比多數人,更全神貫注在他們感興趣的事情上。

所以刻意練習這本書的作者之一,安德斯˙艾利克森博士特別提到,學習的目的不是為了發掘潛能,而是發揮潛能

刻意練習培養天才

於是基於天才可以培養的觀點,作者特別招募學生進行數字記憶訓練,普通人能記住數字的長度通常像電話號碼7-10位數。而他的第一位學生史蒂夫法隆(Steve Faloon)在沒有任何經驗傳授的情況下,自己琢磨方法。

經過16次後他能記住二十多個數字,在經過一百多次的練習後能記住40個數字,經過兩百多次練習,他能記住82個數字。這使得當時這位學生史蒂夫,因此登上電視,並且獲得大量關注。

之後作者又召募了第二位學生,這位學生知道史蒂夫的成功案例,但是他們沒有提供他,史蒂夫的記憶方法,看第二位學生能不能突破,先前的數字記憶長度,於是作者以同樣的模式,每秒念一個數字,每串數字隨機,看學生能記住多長的號碼,經過50小時的訓練,第二位學生可以記住20個數字,但之後再進行另外50小時的訓練後,沒有取得任何進展,於是第二位學生退出培訓。

而後他們又招募第三位學生達里奧˙多納泰利(Dario Donatelli),並且提供史蒂夫的記憶方法,比方將數字變成地圖的方式,像是348代表紅色,555代表黃色之類的聯想力,試著將數字具體化。所以在有方法的情況下,第三位學生明顯縮短培訓時間,並且最後能記住超過100個數字。

如果有人可以記住幾十個號碼,我們一定都會覺得他是天才,但作者經過這個實驗要證明,天才是可以透過刻意練習訓練出來的。差別只在於訓練的方法,與培訓者的心理素質。

先就上面的實驗來說,第一位學生史蒂夫,因為前無古人,所以成不成功沒有壓力,他自己琢磨找出方法,雖然沒有壓力但他有一種挑戰自我的心態。而第二位學生在知道有前一個成功案例後,起初心裡雖然也充滿期待,但在經過一段時間無法突破,並且遠遠落後第一位學生的進展時程,於是放棄。第三位學生則是在有第一位學生的方法下,一開始進度明顯超前,所以讓他有更強烈的挑戰動機,並且持之以恆。

所以經由第三個最成功的案例可以總結出成功的培養模式:1.明確的目標。2.好方法。3.刻意練習。4.內在動機

刻意練習的成功模式

因此透過上面的實驗以及所有專家和所謂天才的經驗,作者總結出成功的模式:

1.產生興趣針對孩子,一定是對某樣事物產生好奇心,才能發展興趣,而大人則是對某件事情有明確的興趣或動機,當有足夠的熱情才能維持動力,所以保持動機也很重要,就像誇獎、獲得成就感、受到關注,都能維持動機。

2.變得認真:一開始的熱情或希望,難免會消失,所以多數人需要教練或導師幫助,給予明確的方向、目標與反饋,但是最終的動機必須來自內在學習動力。在這階段父母、老師或身邊家人朋友的支持與鼓勵非常重要,當刻苦的練習獲得回報時能夠自我激勵,從中收穫大量的愉悅感。

3.全力投入:在看到一定成績後,不間斷的全力投入,這是邁向專家或成功前的關鍵。

4.開拓創新:將專業內化後,以往的練習從意識已經變成下意識,這時就能夠信手捻來混合創造。

成功需要的時間:一萬小時定律?

那麼想要成功,到底需要多少時間:一萬小時嗎?著名的「一萬小時定律」,是作者格拉德威爾在《異類》這本暢銷書中,運用《刻意練習》作者安德斯˙艾利克森博士的部分研究,因此有些偏頗。

因為就像前面說的數字記憶,他們只用幾百個小時就能達到成功,因此不要被一萬小時嚇到,首先先看你想要學習與挑戰的項目是什麼,只要你願意付出努力,有時候只需要幾百個或幾千個小時就能獲得成功,因此不要妄自菲薄,被一萬小時嚇跑。

但是有些特定的項目,是需要一萬小時甚至更多,就像艾利克森博士的統計,一位20歲頂級的芭蕾舞蹈表演者,他們甚至需邀超過十萬小時的練習,而音樂中較難學習的小提琴,18歲前最優秀的學生平均將近八千小時的練習。

所以,不論是你的孩子或家長本身,只要願意,設定方向後,有目標的刻意練習,一定都能看到成果。

跨越式成長刻意練習心得:從上市公司秘書變成瑜珈老師

我身邊就有一個跨越式成長,為興趣工作的例子,Evelyn,她大學外文系畢業後,任職於上市公司品保處長秘書,三年悠閒的工作中,因為在和老闆聊天,時知道老闆人生的努力軌跡,於是循著老闆的成長模式,下班後安排相關課程,並且報考各種證照。

後來她們部門整個事業群移往中國,但她選擇留在台灣,於是拿著三年考取到的證照,轉換到另外一間公司,擔任品質系統工程師,幫公司從零開始取得各項系統認證,工作四年時間,她發覺這不是她理想的生活。

平日下班後她會去參加瑜珈課程,久了以後發現瑜珈是她最喜歡的活動,她的瑜珈老師建議她上不同類型的培訓班,最後她考取了一系列瑜珈老師證照。還在學習期間,社團夥伴和朋友們知道她有這方面的知識,於是她開始免費為社團和朋友們開設課程,並且每隔一周從桃園南下,為台南與高雄活動提供免費課程,持續將近一年時間。

在她確定人生新的方向後向公司遞出辭呈,於此同時學員們開始為她推薦收費課程,不過她每週的工作安排只有5.5個小時,超過台灣的最低薪資,其它的時間都用在撰寫瑜珈部落格”我瘋瑜珈”和在YouTube上拍攝瑜珈示範。

我們都聽過「一技在身,富貴一生」行行出狀元,成年後如果能將興趣發展成職業,是最令人熱血沸騰的生活。 希望大家都在夢想或前往夢想的路上。

刻意練習線上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