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懷孕後期好朋友將她手邊的暢銷書,育兒聖經借給我,「百歲醫師教我的育兒寶典」,看完書後似乎很有道理,我特地採購嬰兒感應床墊以及完善的方式執行趴睡,但除此外沒有執行書中其他的內容,特別是拉長哭泣時間不擁抱的訓練方式。

我是完完全全的親密派。

為什麼書中的訓練方式很有邏輯但我沒有執行,首先我從女兒出生到現在,我的育兒方式就是換位思考,透過換位思考琢磨每一件事,發生在她身上的感受,影片下半段,我想以親身經驗,讓你知道親密派的女兒有什麼表現。

換位思考

今天如果我們在房間傷心地哭泣很久,老公卻在客廳看電視不聞不問,說實在話你會不會覺得他肯定不愛我,這段婚姻沒有意思,還是你會覺得,真是太棒了,我尋尋覓覓這麼久,就是想要一個可以訓練我堅強的婚姻。

另外,如果你走在公園摔了個大馬趴,老公溫柔的跟你說,沒關係、別哭、趕快起來、要勇敢喔,你會覺得太棒了,我老公在培養我勇氣,還是惡狠狠的想要用眼神殺死他。

你老公如果給你一巴掌是什麼感覺?你會想,我老公好愛我喔,他打我都是為我好,我好感動!!還是你會想聲請家暴。如果我們都不能接受別人這樣對我們,為什麼打小孩就能夠對他好呢?是因為這樣他害怕以後,才學的會教訓嗎?

我當時只是簡單的換位思考,琢磨如果是我想要什麼,所以我決定完全配合孩子的成長,極度親密。而後在孩子出生後,好姊妹也跟我分享其他育兒好書,讓我更堅定要以情感引導的方式育兒。這部分的育兒知識可以參考這幾個影片。

百歲醫師是誰?免疫哭泣法由來

百歲醫生所推廣的哭聲延遲滿足訓練,是源自哭聲控制(Crying Control),也叫逐步消退法或法伯法。這是哈佛教授Richard Ferber,在1985年的著作《Solve Your Child’s Sleep Problems》中提出的哭聲控制法,這是改良於當時風靡美國的哭聲免疫法。

而哭聲免疫法是美國兒科醫生Luther Emmett Holt,在1894年在他的著作《The Care and Feeding of Children 》中提出的。

百歲醫師

到了1928年心理學家,約翰·華生John B. Watson出版了《嬰兒和兒童的心理學關懷》,受到美國家長極力推崇。

不過到了晚年,華生後悔在此領域的寫作。而他的三個孩子,大兒子三十多歲時自殺身亡,女兒多次自殺未遂,小兒子離開家庭一直流浪,持續靠著華生的接濟生活。

百歲醫師

並且越來越多人發現哭聲免疫法所造成的後遺症,但或許是根深蒂固的觀念,於是很大部分人轉向哭聲控制法,覺得至少沒有像哭聲免疫法這麼慘忍。但是現在越多的論證指向,不論哪一個都不是好的引導方式。

孩子哭了請抱抱他

因此看到這裡的爸爸媽媽,應該可以得出一個明確的結論,孩子哭了請馬上抱抱她,關懷他並給她愛的語言。這個在阿德勒以及一系列的幼兒心理學中都有提到,孩子在童年時期,甚至於所有人即使是大人,都一直在追求的兩件事:1.無條件的愛。2.價值感。所以請不要吝嗇擁抱孩子,並且謝謝他。

換位思考:一個月睡過夜

我在女兒還不會表達,甚至到三歲半以前,只要一哭我都是立刻擁抱,詢問她的感受。並且在這段時間,完全尊重她的生理模式,所以她在出生第44天睡過夜快8個半小時,從晚上9:25睡到隔天早上5:48分,之所以說的這麼精準,是因為他出生時我就下載app紀錄。而其實不到一個月她就能睡過夜,只是時間沒這麼長。

然後在兩歲半以前,她每天晚上是6點前睡覺,一覺到天亮睡滿12-13個小時,中午10點-12點間會午休2個小時左右。之後她漸漸不睡午覺,但每天還是很早睡,不過隨著時間慢慢往後推遲。(關於睡過夜以及趴睡執行方式,請拉到文章末。)

親密關係的女兒表現

案例一:

回到親密關係和換位思考,當初希望女兒能在兩歲的時候戒奶嘴,所以打算提前一個月給她洗腦。在女兒滿1歲11個月晚上睡覺的時候,我跟她說:『寶貝你今天1歲11個月了,在30天也就是一個月後,你就滿2歲嘍!!兩歲以後我們來練習不要吃奶嘴好不好?』

她躺在床上吸著奶嘴盯著我看,然後我解釋:『你現在嘴巴裡面有十顆牙齒了,如果一直吃奶嘴,牙齒以後會不漂亮,你快變小姊姊了,長大的人都不吃奶嘴,你看爸爸媽媽哥哥姊姊沒有人在吃奶嘴,所以等你兩歲我們練習不要吃奶嘴好嗎。』

我說完話後,她持續吸著奶嘴,睜著大眼睛看向天花板好像在思考,大約一分鐘左右,她突然把奶嘴從嘴巴拿下來丟在床上,我很驚訝,因為她每天睡覺一定要吸奶嘴。就這麼短短的一段對話,她比我預期戒奶嘴的時間提前一個月,不吵不鬧自己拔掉奶嘴,並且沒有再提過奶嘴,就這樣戒好了。

案例二:

Darcy在兩歲10個月的時候戒尿布,在那之前我跟她聊不少尿布的話題以及相關繪本,有一天在朋友家看到小夥伴在大馬桶尿尿,當天回家就自己主動表示,想嘗試在大馬桶尿尿。

沒有經過小馬桶訓練以及小孩的馬桶墊訓練,從那天起白天不穿尿布,晚上睡覺穿尿布睡覺,經過一個月觀察晚上尿布都沒有濕就不穿尿布了。並且從那天到現在只有一次三歲多的時候,因為發燒,睡覺的時後尿床,除了那次到目前5歲9個月沒有尿床過。

所以親密的關係加上尊重,即使不到兩歲的孩子也可以好好溝通,但前提是跟孩子建立無條件的愛,絕對的安全感,因為她信任父母的話,沒有任何懷疑,所以會全力以赴的嘗試。

案例三:

我女兒兩歲三個月的時候,有一次帶她從圖書館借書回來,我還在門外整理推車裡的書,一大疊準備搬回家,她在玩門故意把我關在門外,第一次她關上就聽到她哈哈大笑的聲音,我喊了一聲別關門啊,然後趕緊開門將,同時將一部份的書拿進家裡,她覺得很好笑,當我一走出門,她馬上又把兩個門關上,我家是雙層防火鋼木門,不過這次沒有聽到他的笑聲。

我慢悠悠地把剩下的書疊好,在開門時才發現原來她的手夾在鋼木門中,因為太痛居然沒喊出聲音,只是一個震驚定格的臉,接著迅速大哭起來。當下媽媽心裡非常自責,真心感受到心疼的感覺。

我趕緊抱著她安撫,心裡非常愧疚,反覆跟她說好痛喔!媽媽捨不得!媽媽捨不得!她哭了不到十來分鐘停下來摸著我的臉,學我說捨不得捨不得。這麼痛可是她很快就平靜下來,好像什麼事都沒發生過。我相信是因為愛的感覺安撫了她。

情感引導

親密不代表溺愛沒有邊界,而是以孩子能夠理解的方式和她傳輸價值觀,並且教會她大量的情感詞彙,準確的講出她此刻的感受,讓她理解她現在正在經歷的是什麼感覺,不論是快樂、悲傷、沮喪、思念、疑惑…等等。但前提都是給她足夠的愛,時常將她緊緊抱在懷中,告訴她我們有多愛她。

我女兒很喜歡聽我講她出生的情況,因為我是這樣告訴她:你在媽媽肚子裡長大了,就踢媽媽的肚子說,媽媽我想出來了,大半夜媽媽肚子被你踢得,好疼啊,就趕緊把爸爸從床上挖起來告訴爸爸說Darcy想出來了。

於是我們立馬出發到醫院去找醫生,醫生一把你弄出來後,爸爸高興的手舞足蹈、敲鑼大鼓,開心的告訴爺爺奶奶阿公阿嬤伯伯嬸嬸姑姑阿姨姨丈哥哥姊姊,把他們都挖起來說,Darcy出來嘍!!我們的寶貝Darcy出來嘍!!

她每次聽到這裡就笑開懷的說,爸爸實在太好笑了,然後自己想像那個畫面做動作說:『媽媽,爸爸是不是這樣手舞足蹈、敲鑼打鼓的啊!!!』

然後她問我,我有沒有像爸爸這樣開心啊!!我說太開心了,開心的三天三夜都沒闔眼。她聽了,很喜歡反覆問為什麼啊?總之講的她心花怒放。

只能說不管是大人小孩,都喜歡聽肉麻的話。其實這些肉麻的話,對孩子是很有幫助的,因為能滿足她被愛的感覺。我們看很多美女配渣男,就是因為她小時候得到的愛不夠,所以她會不斷尋求被愛的感覺,並且沒有得到足夠的自尊心,自尊心低自律性就低。

長大以後只要有人給她送個便當、彈個吉他,說出那些違心論的海誓山盟,她馬上就融化,輕易地就將自己交付給對方。這時候眼睛雪亮的父母就算跳出來阻止也阻止不了。

該不該訓練孩子獨立睡覺

現在很多心理學認為,童年父母與孩子的關係,決定孩子一生的性格命運,因此三歲前甚至四歲前的家庭教育和親子關係特別重要。至於該不該訓練孩子獨立睡覺,基於上面的觀點,要特別注意訓練獨立睡覺的年紀和方法,比方陪比較小的孩子睡著以後才離開孩子房間。

不過自從有孩子以後我是跟先生分房睡,我跟孩子一起睡。很多人都會說,就是因為分房睡,夫妻感情才會變淡,但我覺得如果夫妻感情有問題,就算在一起睡也會有問題。

談戀愛的時候大家分開住,感情特別濃烈,同居以後反而開始出現爭執,結婚以後就算沒小孩,有問題的擋都檔不住,孩子只是顯化夫妻的真實問題,所以感情不好的不要怪到孩子身上。

「親密育兒」帶孩子

另外,如果可以,請盡量自己帶孩子,父母給的親密感是沒有人可以取代的。不論是公托、保母、或長輩,沒有人會像家長願意投注那麼多心力,尤其是外人,你的孩子只是他們的工作,如果你對工作沒有熱情,帶著不得以和敷衍面對工作,你也可以想像別人是怎麼樣的心態。

所以「百歲醫生」和「親密育兒」我選擇的是親密派。那孩子哭了到底該不該抱?請不要猶豫,抱起她後,馬上共情關注她的需求。

百歲醫師趴睡原理

百歲醫師強調趴睡較有安全感。如果觀察很多小嬰兒睡覺,時常睡到一半會抖動像被嚇到,而趴睡能夠改善這個情況。我女兒從醫院回來當天開始執行趴睡,從來沒看過她睡覺有驚嚇的情況發生,一直都睡得很安穩。 

雖然趴睡有安穩睡覺的好處,但心裡難免顧慮,因此我是採購Ubaby care嬰兒感應床墊,作為監測工具。但就實際觀測情況,新生兒軟弱無力,放下一個姿勢就是睡到底。其實孩子3、4個月之前不太會翻身。(若擔心趴睡,包裹會讓寶寶較有安全感,像在子宮一樣)

完美頭型的趴睡方法

順道一提:前三個月是完美頭型的關鍵塑型期後囟門約八周左右閉合,雖然前囟門要到一至一年半才會閉合,但約三個月顱骨已經越來越硬,因此若想打造完美頭型,請掌握前三個月黃金期尤其前兩個月是最至關重要的

趴睡執行重點:

  1. 床要硬:若有竹編洞洞床最好,若沒有重點就是夠硬,才不會讓臉陷下。
  2. 鋪純棉透氣吸水浴巾:防寶寶吐奶,可以立即吸收,以防口鼻淹蓋。在IKEA買的大浴巾,一條可以折一半,通常鋪1-2條,約三層。
  3. 同房不同床,並保持床上清爽:隨侍在側,但免得大人壓到或蓋被悶到寶寶,同房但不同床。
  4. 平均轉換左右趴睡方向:新生兒沒有力氣轉頭,趴左趴右全靠大人雙手,平均受力點,讓臉型對稱。

趴睡紀錄

Darcy出生第五天開始趴睡,趴睡第三天後他醒著時嘗試慢慢抖動轉頭並且成功,第57天能分段抬頭再轉頭,約三個月脖子背部就很挺,超過四個月已經非常會側翻,趴睡不久常常翻成側睡及正睡,所以大約三個月後,擔心的恐懼完全消失。

另外趴睡寶寶因為自我訓練,所以手頸背肌肉較有力量,Darcy是滿六個月第184天自己扶物站起,第203天只要單手就能扶物站起。

訓練孩子睡過夜方法

寶寶夜裡醒來的原因:

  1. 胃容量小,半夜肚子餓,或腸胃不舒服
  2. 吃完易排泄,尿布濕容易清醒
  3. 不適應新環境,缺乏安全感
  4. 白天睡太多,晚上自然睡不久 
  5. 日夜顛倒

解決方法:

1.我是素食媽媽,但母奶量不夠Darcy喝亞培SP豆奶,豆奶對於牛奶易造成腸胃問題情況幾乎沒有,所以沒發生過脹氣和腸絞痛問題。最後一餐多泡20,但若沒喝完不強迫,切忌熟睡中挖起來喝奶。滿月後較不需要拍嗝的寶寶,睡眠中討奶,不要移動太多,趕緊餵奶邊喝邊睡,半夢半醒喝奶速度很快喝完繼續睡。

2.乾淨尿布:剛出生的寶寶在醫院大量快速洗澡模式下,有的新生兒被嚇過會恐懼洗澡,所以不用刻意睡前洗,下午清醒時段洗澡。等開始喜歡洗澡,再慢慢調到睡前洗。晚上喝完奶睡著,先確認尿布乾淨,再放上床睡覺。

2.趴睡有效解決安全感問題,所以能睡得很安穩。若擔心趴睡,包裹會讓寶寶較有安全感,像在子宮一樣。

3.改變作息:白天喝完奶盡量拉長醒的時間,排滿活動,包括閃卡、布書、故事、玩球、健力架、介紹家中環境、陪她說話唱歌。

4.日夜環境營造:晚上睡覺房間全暗,白天睡覺窗簾別拉保持明亮。晚上睡覺安靜,白天全程睡覺放輕音樂或故事,大人講話不用刻意小聲。